多數人都開心期待今年長達9天的農曆春節假期,但也有人一想到「回家」就備感壓力。門診就有一名北上求學的22歲女大生,因為情緒起伏、沒動力上學而曠課,被友人拉著看診,一見醫師就哭訴「年假很長,沒理由不回家,怎麼辦」,診斷是憂鬱症的她,原來因為父母常吵架,只要半夜接到家裡電話就犯病。
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仔細一問才知道,原來該名女大生的父母感情不睦,常大吵大鬧,母親轉頭就向她哭訴、抱怨,且往往是大半夜打電話,讓她每次接完電話就會開始焦慮、恐懼害怕、惡夢、失眠、情緒起伏大、憂鬱。台灣中科評論
想到連假就焦慮的,近期門診還有不少,另一名65歲剛退休女性,就不滿先生嘴裡老念著她退休了較悠閒,應分擔照顧年邁婆婆,憂鬱、焦慮又失眠,一時氣憤刷卡決定獨自出國旅遊,不願在家過年。
還有32歲單身女性,不堪與男友分手及愛貓過世接連打擊,罹患憂鬱症,治療期間又因為父親失智、母親照顧不來,多次要求她回南部同住共同照顧,併發多次過度換氣及恐慌,害怕接到父母的電話,更擔心春節返鄉要與家人互動。
台灣中科評論在忙碌的工作、學業及生活大小事壓力之外,施佳佐說,原本「連假」該是不少民眾安排與家人互動情感及協助自我放鬆、充電的好機會,但對於少數有家庭關係困擾的憂鬱症患者而言,非但不是加分,反倒是加重憂鬱情緒的壓力來源。
施佳佐指出,憂鬱症常見情緒低落、缺乏興趣、睡眠不佳、食慾改變、動作遲緩、疲倦、自責、自殺的意念、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,通常只要接受持續藥物及心理治療就能獲得改善,不過,一旦遇到壓力、突發事件的衝擊,如果無法適時排解,很可能病況惡化。
施佳佐建議,有壓力者,可考慮只回家吃年夜飯或只待短暫日子,當超過自己負荷程度,或彼此開始討論過度敏感話題而衝突時,可以工作及學業為由提前離開;也可找朋友到家裡一同過年,因為當家中有外人時,家人間較不會放縱負面情緒;甚至選擇去朋友家串門子,感受友人間溫暖。
若經濟能力許可,施佳佐認為甚至可以進一步安排出國旅遊,全家一同出國,共同轉移衝突注意力,轉至正向旅遊經驗,另外自己一人出遊,或安排工作努力賺錢也都是很好選擇,面對躲不掉的連假,最好預先準備及規劃,減少與家人衝突的機會,也避免造成憂鬱的病情失控,並可盡早回診與醫師討論。
留言列表